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潮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8:07:35  浏览:913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潮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


潮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潮府[1999]47号 1999年8月2日颁发)



第一条 为减少吸烟的危害,创造公共场所的优良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共场所是:

(一)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议室(厅)、礼堂、多功能厅、图书室、生产经营场所;

(二)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的售票室、等候室及其交通工具上;

(三)影剧院、录像放映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四)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书画院的展示厅,邮电局(所)的营业厅;

(五)商店(场)、书店;

(六)室内体育馆的比赛厅和观众席;

(七)医疗机构的候诊室、诊疗室、病房及疗养场所;

(八)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学场所;

(九)其他需要禁烟场所。

第三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单位应依本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个人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义务,并有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予以检举、投诉的权利。

第四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公共场所实施禁止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各级爱卫会负责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 公安、城管、环保、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协同做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

第六条 公务员、教师和医务人员应带头不吸烟,并积极开展戒烟活动。

学校、家庭应教育青少年不吸烟,广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第七条 禁止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和旅客上落站、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及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不准在市城区的街道、建筑物、公共设施及交通工具上设置烟草广告,也不准使用带有烟草广告的告示牌及器具。

第八条 禁止吸烟的场所,必须设置禁止吸烟标志。

第九条 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的售票厅、等候室等公共场所应设置吸烟区,其他禁止吸烟场所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吸烟区。

第十条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落实本单位禁止吸烟责任人的责任;

(三)开展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在禁止吸烟场所内不设置吸烟器具,不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十一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的被动吸烟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该场所内的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所在单位履行本规定第十条的职责;

(三)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责任人和禁止吸烟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停止发布,消除影响,并可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 拒绝、阻挠卫生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卫生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城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颁布单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
【颁布时间】 1999-7-27
【实施时间】 1999-7-27
【内容分类】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标  题】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城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州辖区内城市的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州辖区内县(市)城区地表水、地下水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
划和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
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卫生、地质矿产、市政等管理部门、重要河流与水库的水源保
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水污染防治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
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七条 对水污染防治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州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防治地表水污染
第八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水体的主要功能、水质现状及其所处的
位置,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划定地
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类,按照各类水域的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管理。
第九条 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二类水体流域范围内,不得建设炼硫
、电镀、制革、造纸、制浆、炼焦、漂染、有色金属冶炼、化肥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对
水体有严重污染的项目。
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体流域范围内的上述项目,应严格控制,确保
水体不受污染,达到功能水质要求。
第十条 新建城区、开发区必须同步健全排污系统,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
施。旧城改造应当逐步建立健全排污系统和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十一条 将水污染物排入市政下水道的单位和个人,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禁止向已建成污水截流沟的河排入污水。
第十二条 禁止向地表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废液和其
他废弃物。
禁止在地表水体清洗装贮过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容器或包装物等。
禁止在地表水体使用毒物、农药、炸药捕杀鱼类和危害其它水生生物。
第十三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
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它废弃物。
第十四条 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
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理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三章 防治饮用水源污染
第十五条 县(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按下列标准划分地表水饮
用水源保护区:
(一)自取水点起,上游15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
0米的陆域为禁区;
(二)自取水点起,上游5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
00米的范围中除去禁区范围的区域为一级保护区;
(三)自一级保护区上游界起上溯80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00米
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四)自二级保护区上游界起上溯80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00米
的陆域为准保护区。
第十六条 地表水饮用水源各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禁区、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
(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标准;
(三)准保护区的水质应当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
(一)堆置、存放和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油类,排放废水及其它
废弃物;
(二)新建、扩建对饮用水水源有污染的建设项目;
(三)设置新的排污口向水体排放污水;
(四)在水域中从事饲养禽畜、网箱养殖、开展水上旅游文娱体育活动以及其他
影响饮用水源水质的活动;
(五)设置油库;
(六)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和其它破坏水生态环境的
活动。
第十八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准新建、扩建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及排污口,改建项目必须符合排放总量
控制目标;
(二)原有的污染源,应进行治理,排放污染物必须限期达到规定的要求;
(三)开展旅游、养殖、水上运动等活动,必须保证水质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设置的码头不准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有害物品。
第十九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废水,不得超
过国家、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能保证水源保护区规定的水
质标准时,必须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
在保护区内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需要开展水上旅游活动的,必须经过批准
并保证饮用水源水质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禁区内,除执行第十七条规定外,还应禁止建设与
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无关的项目。
第四章 水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严格控制新污染源。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
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它水上设施,必须将防治水污染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水污染的设计文件,必须经有审批权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防治水污染所需资金、设备、材料等,应当和主体工程统筹安排,纳入计
划和工程概算;
(三)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防治水污染设施必须经审批环境影响报告
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发给水污染排放许可证,不准投
产或使用。
第二十二条 凡排放工业废水、医疗污水、含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污染物水的单位
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地的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
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处理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变更申报。
第二十三条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缴纳排污费。
第二十四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造
成水体严重污染的单位,报经有决定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其限期治理。限期治
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如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作出限期
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关闭、停产或转产。
第二十五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它突发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过正常排放量,造成
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通报可能受到
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
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可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停
产、关闭或者处以罚款:
(一)有本条例第十七条所列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
限责令改正、停止或者关闭,并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2000元以上100
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拆除,并处以3000元以
上10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水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而投入生产的,责
令停产,可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水污染防治设施没有达到
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而投入生产的,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
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拒报或谎报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
的,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不依法缴纳排污费的,除追缴排污费及滞纳
金外,可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七)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
下罚款;
(八)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
并不免除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排除危害和赔偿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罚款10000元以下的,由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罚款10000元以上的报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水污染的,对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
机关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直接提出诉讼,逾
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
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 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
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晋城市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暂行办法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 晋城市人民政府

晋市政发[2000]48号

2000年7月19日

城区、泽州县、市直各委、局、办、各企业事业单位,中央及省驻市企业:

现将《晋城市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望你们贯彻执行。


晋城市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步伐,建立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彻底治理水环境污染,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征收处理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1999]52号)省财政厅和省建委《关于印发山西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及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晋政综字[2000]34号)、省物资局和省建委〈关于晋城市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通知〉(晋价工学[2000]9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晋城市城市建成范围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备水源及各类地表水的用水户(包括居民和从城市供水企业、自备水井及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源取水)均须按用水数量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第三条 晋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主管部门。市自来水公司和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是受委托的代征单位。

第四条 执行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按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城市处理的征收标准按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城市污水处理费不计征公用事业有附加。

第五条 征收办法

1、污水处理费根据用水数量按表计量征收,其中自备水源的取水量,有表的按计量征收,尚未安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尽快安装。尚未安装表之前,其用水量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用水单位(用户)应按照法定的计量标准和价格标准逐月交纳。

2、计量水表的使用和管理按照计量法规和《山西省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晋城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执行。其中自备水源的一级计量器具需由晋城市流量仪表检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3、混和用水应分表计量,未分表计量的从高征费。

4、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对管理范围内的用水户在每月收交费的一并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对自备水源单位 (用户)的污水处理费征收。

第六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代征单位持物价部门批准办理的收费许可证,凭证收费。

第七条 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时,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专用票据。”

受委托的代征单位,负责向市财政局申报、领用、注销和管理污水处理费专用票据。

第八条 自城市污水处理费开征之日起,取消在排水环节征收的建设费,运行费、增容费和建设性基金收费。环保部门不再向达标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单位有征收污水排污费,同时取消建设部门征收的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第九条 为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城市排水单位排出的污水必须符合《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对水质的要求。对于含的重金属、难以生化降解物、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必须进行预处理。负责城市排水监测的环保部门要定期对排水单位(用户)的污水排放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及时抄送代征单位。对所排放污水超过排放标准的,仍由环保部门依法征收超标排污费。

负责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单位排出的水,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环保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其超标排污,并责令整改,限期达标排放。

第十条 对已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的单位(必须是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报告审定后,不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未经处理的水量(按监测计量数据)和处理后未达部门的水量仍依法征收污水处理费。

第十一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属财政预算外资金,财政部门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征收单位必须及时足额上交财政专户,严禁坐收坐支,支出必须按计划拔付,专款专用, 不得截留挪用。

第十二条 污水处理费的使用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计划,会同计划、财政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并由本部分按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的代征手续费标准,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使用计划,报市物价局会同市计划、财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四条 污水处理单位行政运行维护补偿标准待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物价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市财政、市物价等部门,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减免城市污水处理费,对于严重亏损的企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暂缓交,但不得免交。

第十六条 负责代征单位,以交费单位不定期稽查,对逾期不交和瞒报少交的单位(用户),除补缴应交纳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外,并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晋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0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