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3:20:43  浏览:958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已经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


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技兴安”和“人才兴安”战略,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技术专家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成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4〕80号)、《重庆市重大、特大及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程序》(渝办发〔2004〕318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库是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非常设组织。专家库的成员系非专职人员,根据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授权,完成指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第三条 专家库成员由本市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及市外有关专家组成。


第四条 专家库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二)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


(三)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勤政廉洁;


(五)身体健康,能够参加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活动。


第五条 专家库成员聘任程序:


(一)推荐。由市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协会、中直驻渝单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渝单位等有关单位推荐;


(二)审查。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拟聘专家资格进行审查;


(三)批准。市政府批准并颁发聘书。


第六条 专家库成员的主要任务:


(一)参与安全生产重大科研课题和重大事项的研究,为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


(二)为改善我市安全生产条件、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配合有关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整治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以特邀专家的身份,参加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


(五)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供帮助;


(六)以特邀专家的身份,参与安全事故调查,为事故原因分析、责任界定提供技术依据。


第七条 专家库成员采用聘任制。每届聘期两年,任期届满可以续聘,超过聘期不再续聘的,自动失去专家库成员资格。


第八条 专家库成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授权下执行公务;


(二)单独执行有关公务时,必须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指派,并出示指派单位介绍信;


(三)执行公务时,应公正、客观和独立地开展工作,直接对其指派单位负责;


(四)执行公务时,有权进入有关现场进行工作,调阅与任务有关的文件及技术资料,了解有关情况;


(五)执行公务时应遵守国家法律和工作纪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任务完成后应向任务指派单位写出书面报告;


(六)如实传达上级指示,如实反映情况,坚持原则,奉公廉洁;


(七)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保守国家秘密和被调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八)及时反映本市的安全生产情况。


第九条 专家库成员执行任务,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直接通知专家本人,同时通知专家所在单位。专家接到通知后,及时到达指定地点执行任务,所在单位应予以支持。


第十条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应经常与专家库成员保持联系,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组织专家考察,培训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反映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专家提出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应及时研究解决或专题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市政府。


第十一条 专家库成员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指派执行任务、参加安全事故调查鉴定、参加有关会议或公益性技术服务,所需差旅费等费用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按国家规定标准给予报销;对生产经营单位技术服务的劳动报酬由受益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对工作优秀和做出贡献的专家,给予表彰或奖励。对违反本规则的专家库成员,情节轻微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者,取消其专家库成员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复函

1956年6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55〕刑一字2494号向司法部的请示,经司法部转送我院处理。兹提出如下意见,供参考。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行对于社会有危险性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至于精神病人是否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应由有关医疗部门鉴定并应就其左右邻近调查证明行凶时及行凶前后的精神状况,取得确实的证明。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候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状态中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反革命分子与其家属或地主富农分子如确与上述情况相同,不应另有不同的处理。三、第三条意见可以不提。因检察机关已建立且日益健全,对精神病患者的犯罪,可由检察机关决定起诉或不起诉。


文化部关于打击非法电影拷贝加强电影市场管理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打击非法电影拷贝加强电影市场管理的通知
文化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
近来,极少数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非法销售、放映走私电影拷贝,特别是销售、放映反动、淫秽、色情电影拷贝;一些单位和个人非法放映侵犯他人发行放映权的电影拷贝。这些违法行为污染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扰乱了电影市场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为了贯彻落实党的
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电影市场的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电影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关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要求,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稳定、巩固和发展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建立繁荣有序的电影市场体系
,大力扶持弘扬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精神、表现爱国主义的优秀国产故事片和科学技术教育影片的放映活动,以优秀的影片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严厉打击电影拷贝走私活动,特别是反动、淫秽、色情影片的走私活动。坚决查处任何销售、放映走私影片的违法活动。彻底收缴、销毁走私入境的电影拷贝。
三、坚持查处私自发行、放映从非法渠道购买或租赁的侵犯他人发行放映权的电影拷贝。
四、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于销售、放映走私电影拷贝或侵犯他人发行放映权的案件,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查处,查处结果报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理局备案。对于大案要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案件,在迅速查处的同时,要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理局。
五、各地要真正承担起繁荣电影市场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电影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农村电影放映,迅速解决当前电影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减少,农民看电影难,乡镇电影院停业、转行,放映场次减少、效益下降等问题,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扭转
乡镇电影放映滑坡状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996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