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8:13:55  浏览:981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1998年12月11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障村民依法民主选举,促进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应当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三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至7人组成,具体名额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至少要有1名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四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级民政部门要做好换届选举的指导工作。
第六条 村民委员会换届时,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分别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本办法;
(二)指导和监督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
(三)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四)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五)受理村民在选举中的来信来访;
(六)印制选票、村民选举证、委托书;
(七)总结交流选举工作经验,组织检查验收;
(八)承办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村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5至7人组成,要有一定比例的不担任村干部的村民参加。村民选举委员会组成之后,要向全体村民公布。
第八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村民学习有关选举的法律、法规;
(二)确定选举工作人员;
(三)登记、审查、公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
(四)组织有选举权的村民提名、推荐候选人,确定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
(五)确定选举日期、地点和投票方法;
(六)制做票箱,设置秘密写票处;
(七)解答村民提出的有关选举方面的问题;
(八)组织选举投票,公布选举结果并上报备案;
(九)总结选举工作,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十)承办选举工作中的其他有关事项。
村民选举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为止。
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经费由县、乡财政解决。
第十条 年满18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十一条 有选举权的村民应当在户口所在地的村民选举委员会进行登记。
由于婚姻、家庭等关系住进本村超过半年,承担村民义务,其户口尚未迁入的,应予登记;离开木村超过半年,未承担村民义务,其户口尚未迁出的,不予登记。
第十二条 不能表达自己意愿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不予登记。
第十三条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应当在投票选举日前20日公布,并发放村民选举证。
村民对公布的名单有异议或者有错登、漏登等情况的,可在选举日前10日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进行调查,并作出明确的答复或者予以纠正。
第十四条 因故不能按期进行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重新确定选举日期,并报乡、民族乡、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但是,延期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第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二)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三)办事公道,热心为村民服务;
(四)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第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采取差额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正式候选人数应当比应选名额各多1人,委员正式候选人数应当比应选名额多1至2人。
第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提名时,可以采取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集中提名;也可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有选举权的村民提名。
候选人名单,于选举日前5日公布。
第十八条 候选人名单公布后,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预选,以得票多少确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正式候选人。
正式候选人名单应当于选举日前3日公布。
第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前,召开村民会议,由正式候选人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或者进行竞选演说。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记票的方式。根据多数村民意愿,可以一次性投票选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也可以先选主任、副主任,后选委员。
第二十一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选举大会,集中投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村民,可以分设若干投票点投票;年老、病残不便到会的村民,可以设流动票箱投票。
第二十二条 投票选举前,由村民推举产生监票人、计票人。村民委员会的正式候选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第二十三条 选举会场和投票点设立秘密写票处。
村民凭村民选举证领取选票后,可以进入秘密写票处填写选票,文盲等不能填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人代写。
第二十四条 村民在投票选举时因故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委托正式候选人以外的村民代为投票,但每一村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3人。
第二十五条 村民对正式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
第二十六条 投票结束后,应当将票箱密封后于当日集中到中心会场,监票人当众打开票箱,计票人清点选票,并报告大会主持人。
第二十七条 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的,选举有效。多于投票人数的,选举无效,应当重新投票。
每一选票所选的名额,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有效。多于应选名额的作废,选票无法辨认或者不按规定符号填写的无效,但可以辩认的部分有效。
在一次性投票选举中,委员候选人的得票数,可以将其获得主任、副主任、委员的票数累计相加,计算为所得票数;副主任候选人的得票数,可以将其获得主任、副主任的票数累计相加,计算为所得票数;主任只计算主任得票数。
第二十八条 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投票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获得半数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得票数相等的候选人重新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当选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应当在没有当选的候选人中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选举有效后,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备案,颁发当选证书。
第三十条 擅自改变候选人、指派候选人或者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其当选无效。
对妨害、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少数民族聚居村,制定和公布有关选举的文件、证件和名单时,应当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民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12月1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鉴定主体的资格

刘江(中国刑事警察学院04级侦查学研究生 110035)

摘要:本文从鉴定主体资格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基本原则、审查、选任和条件这几个方面对司法鉴定主体资格进行论述,提出现行的鉴定主体资格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本文是对笔者掌握资料的综述。
关键词:司法鉴定 资格 改革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按诉讼法的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专门性问题做出判断结论的一种核实证据的活动。什么样的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供鉴定结论,或者说什么样的人具备鉴定主体的资格,这是司法鉴定制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颇具实践意义的问题。

鉴定主体资格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司法鉴定制度的起源与完善
西方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起源于封建社会初期。有史料证实,司法鉴定在16世纪就被纳入法典。1532年,德国的《加洛林纳法典》219条当中有40条涉及到对鉴定的规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司法制度的大变革,其中的刑事诉讼制度由纠问式向控告式转变。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相继制定了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的较为完备的刑事诉讼法典,其中对于鉴定问题作了与过去有诸多不同的具体规定,其中就包括鉴定主体资格。这是现代西方国家司法鉴定制度中关于鉴定主体资格的雏形。
20世纪以来,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自己的诉讼法典至少进行过3次以上的修订增补,其中关于鉴定问题增补的条款与内容不少。主要集中在鉴定对象、鉴定机构、鉴定标准、鉴定活动方式、鉴定结论的评断、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适应现代法制需要的深层次问题上。有的国家为了实施诉讼法中关于鉴定的规定,还制定了单行的鉴定法规或鉴定条例。如美国1937年制定的《统一鉴定证言法》等。
(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现状
根据史料证实,我国最古老的鉴定活动产生于距今两千余年的奴隶社会。在周朝就有了为诉讼服务的伤害鉴定。封建社会鉴定手段较为普遍,鉴定的对象和范围也较宽,并制定有许多法规。我国唐、末时期,鉴定制度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唐代将鉴定人“作虚假结论依罪受罚”加以法定化;宋代的法律规定了鉴定官员的身份与职责、检验内容、检验记录的格式等,说明鉴定管理制度有了雏形。
我国现代司法鉴定制度确立于本世纪初期。1906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对鉴定问题作出规定,但这部法典末获得批准。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此中对鉴定作了较多的规定,仅鉴定人就有2条:“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其事实真相者,得用鉴定人”(第74条);“鉴定人须由审判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其技能者,均得为之”(第75条)。192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作出了较具体的规定。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司法鉴定工作有很大发展,在处理各类诉讼案件中起了积极作用。五六十年代公检法机关,根据当时的法规和各自办案的需要,分别制定了部门鉴定工作细则,作为不成文的“习惯法”共同遵守。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鉴定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年在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又对伤情和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作了增补。1989年和1991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民事鉴定和行政鉴定问题作了规定。1998年至2002年黑龙江、重庆、吉林、深圳、河南、江西和河北陆续出台了司法鉴定条例。司法部在2000年8月14日颁布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第一次系统地确立鉴定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

鉴定主体资格的基本原则

在确认鉴定主体资格的问题上有两种基本原则,一种是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鉴定人主义;另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鉴定权主义。
(一)鉴定人主义
按照鉴定人主义的原则,有关法律或权力机关并不明确规定哪些人或哪些机构具有鉴定人资格,并不将鉴定权固定地授予特定的人或机构。所以,又称为“无固定资格原则”。《美国法律词典》把“专家证人”解释为:“在一项法律程序中作证,并对作证的客观事项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证人是具有普通人一般不具有的一定知识或专长的人。受教育程度可以为一个人提供专家证人的基础,但是基于经验的特殊技能或知识也可能使一个人成为专家证人。”可见,在英美法系国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案件中的鉴定人,只要该案的法官和陪审团认为其具备了该案鉴定人的资格。
(二)鉴定权主义
按照鉴定权主义的原则,有关法律或权利机关明确规定哪些人或哪些机构具有鉴定主体资格,或者将鉴定权固定地授予特定的人或机构。所以,又称为“有固定资格原则”。具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将鉴定权授予个人。例如:法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人应该在最高法院或上诉法院注册;鉴定人注册名单的确定方法由行政规章确定;预审法官一般应在上述名单中挑选鉴定人。
第二种是将鉴定权授予某些机构。例如:按照俄罗斯的有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中的各种鉴定主要由国家授权的司法鉴定机构负责,只有当这些机构无法进行鉴定时,如涉及建筑学、工程学、机械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门问题,司法人员才能授权其他机构进行鉴定。
第三种是前两种情况的结合,或者说是比较灵活的鉴定权方式。例如:德国既有专门从事鉴定工作的政府机构,也有民间的鉴定机构和具有鉴定资格的个人,而且当事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选聘鉴定人,所以其鉴定人资格制度实际上是有固定资格原则与无固定资格原则相结合的,但是以前者为主。
鉴定主体资格的审查
在鉴定主体资格的审查这个问题上,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国家与实行职权主义诉讼制度的国家有所不同。
英美法系国家是由当事人或其律师对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这包括两方面的审查:其一是聘请该鉴定人的当事人或其律师的审查;其二是对方当事人或其律师的审查;而且以对方审查为主要内容。这种资格审查方式属于“事后审查”。
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有鉴定权的机构自行审查。2、由授予鉴定权或确定鉴定人资格名单的机关负责审查。3、由法官或其他负责案件的司法官员负责审查。这三种资格审查方式属于“事前审查”。

鉴定主体的选任

司法鉴定主体的选任与诉讼模式紧密相连。在以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中,司法鉴定主体的选任往往是司法机关的权利。而在以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中,司法鉴定主体的选任并不是司法机关的专权,当事人也有权选任司法鉴定人。但随着两大法系的融合,大陆法系国家在鉴定人的选任上在坚持由司法机关主导的同时,也赋予了当事人的选择权或当事人的建议权。
在鉴定人的选任上,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只有《刑事诉讼法》有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二章“侦查”中,实际上确定了侦查机关对鉴定主体的选任权。此外,公检法机关制定的一些规章、司法解释中对鉴定主体的选任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只赋予了公检法机关,当事人并无权进行选择。《仲裁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唯一赋予当事人选任鉴定主体权利的规定。

鉴定主体的条件

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司法鉴定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也有所不同。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与证人的法律地位相差无几,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也模糊不清。而大陆法系国家则完全不同,由于鉴定主体被认为是法官的辅助者,承担着近乎法官的准司法职能,因而,担任鉴定主体也要有严格的资格要求。
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笼统地规定为“有专门知识”。所以,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一般较高。
司法鉴定主体的具体条件,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条件、实践能力条件、法律知识条件、职业道德条件等。
专业知识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对其所从事的司法鉴定领域的专门知识有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运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学历条件。
实践能力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从事本专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经验,经过考核办案的数量和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问题。
法律知识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具备与司法鉴定工作和诉讼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如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法学、侦查学等。
职业道德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符合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2000)48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总行直属企事业单位:
经总行和财政部协商达成基本一致意见,财政部于1999年底发布了新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从今年起施行。现将该制度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
一、认真学习、贯彻新制度,切实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新制度是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定,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以实施新制度为契机,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肃处理、坚决纠正和杜绝财务违纪违规行为,大力增收节支,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做好新旧财务科目、账户的结转工作
各分支机构要按照新旧账务结转的要求,认真做好新旧财务科目、账户的结转工作,确保账务不错不乱。
(一)关于财务收支科目、账户的设置
根据新制度的规定,决定取消0481利息收入、0482业务收入、0483利息支出、0484业务支出、0485管理费、0486专项支出、0487其他支出等7个科目。增设0501利息收入、0502业务收入、0503其他收入、0521利息支出、0522业务支出、0523管理费支出、0524事业费支出、0525固定资产购建支出、0526其他支出等9个科目。保留0373损益科目。新科目和账户的使用说明详见新制度正文。
(二)关于新旧财务收支科目、账户的结转办法和结转时间
各分支机构应按照新旧科目及账户对照表(附件2),通过会计分录,采用同方向红蓝字结转余额的办法办妥新旧财务科目和账户的结转工作。
考虑到2000年2月29日为“计算机2000年问题”敏感日,3月20日为结息日,因此新旧账务科目、账户的结转工作要求在3月6日至15日期间完成,各分支机构最迟要从3月16日起使用新财务科目和账户。
新财务科目、账户的设置和结转涉及《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程序的修改和操作。总行已下发了核算系统修改版(3.1版)和《操作说明》。各分支机构在规定的新科目、账户使用日前,要完成程序的安装、调试工作。
三、规范行政性收费,所有预算外收支并入财务大账
根据新制度规定,人民银行实行预算内、外收支统一核算的原则。各分支机构要对现有的行政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确保预算外收支一律并入大账核算。
(一)经财政部、国家计委立项批准的贷款证收费收入,由各级会计部门在“暂收款项”科目下单独设户暂存,按规定时间逐级汇总上划总行,各分支机构不得截留或坐支。与贷款证业务相关的费用支出,在总行核定的“0522业务支出——预算外专项支出”指标内据实列支。
(二)凡未经财政部、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的行政性收费项目,如结算业务开户许可证收费、金融业务许可证收费、金银配售业务许可证收费等,一律停止。已经收取的费用,全部纳入“0502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
(三)国库券发行、兑付手续费的核算问题,另行通知。
(四)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暂不纳入大账核算,有关修改办法另行通知。
四、严格执行罚款收入“罚、缴分离”办法
新制度规定,人民银行对违反金融规章制度的金融机构处以罚款(不含逾期贷款罚息)的收入,必须就地缴入中央金库。因此,各分支机构在新旧账务结转日以后对金融机构所处的罚款,不再纳入财务大账,只负责填制罚款缴款通知书,由被罚单位就地全额缴入中央金库;新旧账务结转日以前已纳入大账的罚款净收入,应全额转入“0502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罚没查处过程中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给有关单位和行外人员协助检查的费用,统一纳入“0523管理费支出——其他经费”账户列支。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检查罚没款收入缴库办法暂不改变。
五、做好会计报表、财务收支报表和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
(一)总行根据新的损益类科目及账户修改了损益表的格式和内容(附件3),各分支机构应参照操作员手册在《会计报表系统》中“系统维护——报表维护——月计表科目维护”菜单下将新的损益类科目及账户增加到月计表中。0501~0526等9个新科目排列在损益类科目“0487其他支出”之后、“0373损益”之前。旧损益类科目及账户在2000年年终决算完毕后方可从《会计报表系统》中删除。自2000年3月份起,会计(月)报表改用维护后的《会计报表系统》上报。
(二)对《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总行将进行修改,并下发统一的修改软盘。自2000年第一季度起,财务收支季度报表改按新科目和账户上报。
(三)2000年度财务预算,应按照新的财务科目和账户编制,最迟于3月底以前上报总行。
六、总行直属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执行新制度第二条规定。其中,总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
新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总行报告。
特此通知。
附件:1.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的通知(略)
附件2:
中国人民银行新旧财务科目及账户对照表
---------------------------------------------------
| 新科目及账户名称 | 旧科目及账户名称 |
|----------------------|--------------------------|
|0501利息收入 |0481利息收入 |
|----------------------|--------------------------|
|(1)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 |(1)金融机构利息收入 |
|----------------------|--------------------------|
|(2)再贴现利息收入 |(2)再贴现利息收入 |
|----------------------|--------------------------|
|(3)邮政汇兑资金往来利息收入 |(3)邮政汇兑利息收入 |
|----------------------|--------------------------|
|(4)专项贷款利息收入 |(4)专项贷款利息收入 |
|----------------------|--------------------------|
|(5)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总行专用) |(5)其他利息收入(金融债券利息) |

|----------------------|--------------------------|
|(6)其他利息收入 |(5)其他利息收入(其他利息部分) |
|----------------------|--------------------------|
| | |
|----------------------|--------------------------|
|0502业务收入 |0482业务收入 |
|----------------------|--------------------------|
|(1)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总行专用) | |
|----------------------|--------------------------|
|(2)金银业务收入 |(1)金银业务收入 |
|----------------------|--------------------------|
|(3)手续费收入 |(2)手续费收入 |
|----------------------|--------------------------|
|(4)证券买卖收益(总行专用) |(3)证券业务收入 |
|----------------------|--------------------------|
|(5)预算外专项收入(总行专用) | |
|----------------------|--------------------------|
|(6)其他业务收入 |(4)罚款净收入 |
|----------------------|--------------------------|
| | |

|----------------------|--------------------------|
|0503其他收入 |0482业务收入 |
|----------------------|--------------------------|
|(1)对外投资收益 |(5)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
|----------------------|--------------------------|
|(2)院校经费收入(总行专用) |财政部拨付的中央教育事业费 |
|----------------------|--------------------------|
|(3)租赁收入 |(5)其他收入(租赁收入) |
|----------------------|--------------------------|
|(4)赔款收入 |(5)其他收入(赔款收入) |
|----------------------|--------------------------|
|(5)其他收入 |(5)其他收入(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等其他收入部分) |
|----------------------|--------------------------|
| | |
|----------------------|--------------------------|
|0521利息支出 |0483利息支出 |
|----------------------|--------------------------|
|(1)金融机构存款利息支出 |(2)金融机构利息支出 |
| |(3)特种存款利息支出 |
|----------------------|--------------------------|

|(2)保险企业存款利息支出 |(5)保险企业利息支出 |
|----------------------|--------------------------|
|(3)邮政储蓄转存款利息支出 |(6)邮政储蓄利息支出 |
| |(7)邮政储蓄贴息支出 |
|----------------------|--------------------------|
|(4)邮政汇兑资金利息支出 |(8)邮政汇兑利息支出 |
|----------------------|--------------------------|
|(5)债券利息支出 |(4)债券利息支出 |
|----------------------|--------------------------|
|(6)利差补贴支出(总行专用) |(9)贴息支出 |
|----------------------|--------------------------|
|(7)其他利息支出 |(1)机关团体利息支出 |
| |(10)其他利息支出 |
|----------------------|--------------------------|
| | |
|----------------------|--------------------------|
|0522业务支出 |0484业务支出 |
---------------------------------------------------

---------------------------------------------------
| 新科目及账户名称 | 旧科目及账户名称 |
|----------------------|--------------------------|
|(1)钞币印制费 |(2)钞币印制费 |
|----------------------|--------------------------|
|(2)金银业务支出 |(11)金银业务支出 |
|----------------------|--------------------------|
|(3)证券买卖损失(总行专用) |(13)证券业务支出 |
|----------------------|--------------------------|
|(4)预算外专项支出 | |
|----------------------|--------------------------|
| | |

|----------------------|--------------------------|
|0523管理费支出 |0485管理费、0482业务支出 |
|----------------------|--------------------------|
|(1)职工工资 |管理费-(7)职工工资 |
|----------------------|--------------------------|
|(2)职工福利费 |管理费-(10)职工福利费 |
|----------------------|--------------------------|
|(3)工会经费 |管理费-(8)工会经费 |
|----------------------|--------------------------|
|(4)职工教育费 |管理费-(9)职工教育费 |
|----------------------|--------------------------|
|(5)住房公积金 |管理费-(15)住房公积金 |
|----------------------|--------------------------|
| |业务支出-(1)货币发行费(货币调运、 |
|(6)货币发行费 | |
| | 保管、整点、销毁等直接支出) |
|----------------------|--------------------------|
|(7)电子设备运转费 |业务支出-(5)电子设备运转费 |
|----------------------|--------------------------|
|(8)安全防卫费 |业务支出-(3)安全防卫费 |

|----------------------|--------------------------|
| |业务支出-(1)货币发行费(反假支出部分)、 |
|(9)人民币反假支出 | |
| | (8)业务宣传费(反假支出部分) |
|----------------------|--------------------------|
|(10)手续费支出 |业务支出-(12)手续费支出 |
|----------------------|--------------------------|
|(11)租赁费 |业务支出-(9)租赁费 |
|----------------------|--------------------------|
|(12)修理费 |业务支出-(10)修理费 |
|----------------------|--------------------------|
|(13)会议费 |管理费-(1)会议费 |
|----------------------|--------------------------|
|(14)差旅费 |管理费-(2)差旅费 |
|----------------------|--------------------------|
|(15)邮电费 |业务支出-(4)邮电费 |
|----------------------|--------------------------|
|(16)劳动保护费 |管理费-(3)劳动保护费 |
|----------------------|--------------------------|
|(17)水电取暖费 |管理费-(4)水电取暖费 |

|----------------------|--------------------------|
|(18)保险费 |管理费-(6)保险费 |
|----------------------|--------------------------|
|(19)低值易耗品购置费 |管理费-(5)低值易耗品购置费 |
|----------------------|--------------------------|
|(20)印刷费 |业务支出-(7)印刷费 |
|----------------------|--------------------------|
|(21)外事费 |管理费-(11)外事费 |
|----------------------|--------------------------|
|(22)驻外机构经费(总行专用) | |
|----------------------|--------------------------|
|(23)公杂费 |管理费-(13)公杂费 |
|----------------------|--------------------------|
|(24)业务招待费 |管理费-(14)业务招待费 |
|----------------------|--------------------------|
|(25)其他经费 |业务支出-(14)咨询费 |
| |管理费-(16)其他管理费 |
---------------------------------------------------

---------------------------------------------------
| 新科目及账户名称 | 旧科目及账户名称 |
| |管理费-(12)绿化费 |
| |业务支出-(8)业务宣传费(反假支出以外部分) |
| |业务支出-(6)调研信息费 |
| |业务支出-(15)其他业务支出 |
|----------------------|--------------------------|
| | |
|----------------------|--------------------------|
|0524事业费支出 |0486专项支出 |
|----------------------|--------------------------|
|(1)院校经费(总行专用) | |
|----------------------|--------------------------|
|(2)院校补助经费 |专项支出-(4)院校经费支出 |
| |专项支出-(3)基本建设支出(总行列支院校部分) |
| |专项支出-(2)电子设备购置费(院校部分) |

|----------------------|--------------------------|
|(3)直属事业单位经费(总行专用) |专项支出-(5)事业费支出 |
| |专项支出-(3)基本建设支出(总行事业单位部分) |
|----------------------|--------------------------|
| | |
|----------------------|--------------------------|
|0525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0486专项支出 |
|----------------------|--------------------------|
|(1)电子设备购置费 |专项支出-(2)电子设备购置费 |
|----------------------|--------------------------|
|(2)发行机具购置费 |专项支出-(1)设备购置费(发行机具购置) |
|----------------------|--------------------------|
|(3)车辆购置费 |专项支出-(1)设备购置费(车辆购置) |
|----------------------|--------------------------|
|(4)办公房建设费 |专项支出-(3)基本建设支出(营业用房基建) |
|----------------------|--------------------------|
|(5)发行库建设费 |专项支出-(3)基本建设支出(发行库基建) |
|----------------------|--------------------------|
|(6)其他购建费 |专项支出有关账户 |
|----------------------|--------------------------|

| | |
|----------------------|--------------------------|
|0526其他支出 |0487其他支出 |
|----------------------|--------------------------|
|(1)社会保险费 |(1)劳动保险费 |
|----------------------|--------------------------|
|(2)失业保险费 |(3)待业保险费 |
|----------------------|--------------------------|
|(3)养老保险统筹支出 |(2)养老保险统筹支出 |
|----------------------|--------------------------|
|(4)税金及附加 |(4)税金 |
|----------------------|--------------------------|
|(5)损失款项 |(5)损失款项 |
|----------------------|--------------------------|
|(6)其他支出 |(6)其他支出 |
|----------------------|--------------------------|
| | |
---------------------------------------------------
附件3:
中国人民银行 损益表 (年终决算)
自2×××年 1 月 1 日起至2×××年 12 月 31 日止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共3页 第1页
--------------------------------------------------------
|序 号| 科目及账户名称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 | 增减金额 |增减百分比(%)|序 号|
|---|----------------|------|------|------|--------|---|
| 1 | 一、各项收入 | | | | | 1 |
|---|----------------|------|------|------|--------|---|

| 2 |(一)0501利息收入 | | | | | 2 |
|---|----------------|------|------|------|--------|---|
| 3 |(1)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 | | | | | 3 |
|---|----------------|------|------|------|--------|---|
| 4 |(2)再贴现利息收入 | | | | | 4 |
|---|----------------|------|------|------|--------|---|
| 5 |(3)邮政汇兑资金往来利息收入 | | | | | 5 |
|---|----------------|------|------|------|--------|---|
| 6 |(4)专项贷款利息收入 | | | | | 6 |
|---|----------------|------|------|------|--------|---|
| 7 |(5)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 | | | | 7 |
|---|----------------|------|------|------|--------|---|
| 8 |(6)其他利息收入 | | | | | 8 |
|---|----------------|------|------|------|--------|---|
| 9 | | | | | | 9 |
|---|----------------|------|------|------|--------|---|
|10 |(二)0502业务收入 | | | | |10 |
|---|----------------|------|------|------|--------|---|
|11 |(1)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 | | | |11 |
|---|----------------|------|------|------|--------|---|

|12 |(2)金银业务收入 | | | | |12 |
|---|----------------|------|------|------|--------|---|
|13 |(3)手续费收入 | | | | |13 |
|---|----------------|------|------|------|--------|---|
|14 |(4)证券买卖收益 | | | | |14 |
|---|----------------|------|------|------|--------|---|
|15 |(5)预算外专项收入 | | | | |15 |
|---|----------------|------|------|------|--------|---|
|16 |(6)其他业务收入 | | | | |16 |
|---|----------------|------|------|------|--------|---|
|17 | | | | | |17 |
|---|----------------|------|------|------|--------|---|
|18 |(三)0503其他收入 | | | | |18 |
|---|----------------|------|------|------|--------|---|
|19 |(1)对外投资收益 | | | | |19 |
|---|----------------|------|------|------|--------|---|
|20 |(2)院校经费收入 | | | | |20 |
|---|----------------|------|------|------|--------|---|
|21 |(3)租赁收入 | | | | |21 |
|---|----------------|------|------|------|--------|---|

|22 |(4)赔款收入 | | | | |22 |
|---|----------------|------|------|------|--------|---|
|23 |(5)其他收入 | | | | |23 |
|---|----------------|------|------|------|--------|---|
|24 | | | | | |24 |
|---|----------------|------|------|------|--------|---|
|25 | 二、各项支出 | | | | |25 |
|---|----------------|------|------|------|--------|---|
|26 |(一)0521利息支出 | | | | |26 |
|---|----------------|------|------|------|--------|---|
|27 |(1)金融机构存款利息支出 | | | | |27 |
|---|----------------|------|------|------|--------|---|
|28 |(2)保险企业存款利息支出 | | | | |28 |
|---|----------------|------|------|------|--------|---|
|29 |(3)邮政储蓄转存款利息支出 | | | | |29 |
|---|----------------|------|------|------|--------|---|
|30 |(4)邮政汇兑资金利息支出 | | | | |30 |
--------------------------------------------------------

中国人民银行 损益表 (年终决算)
自2×××年 1 月 1 日起至2×××年 12 月 31 日止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共3页 第2页
--------------------------------------------------------
|序 号| 科目及账户名称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 | 增减金额 |增减百分比(%)|序 号|
|---|----------------|------|------|------|--------|---|
|31 |(5)债券利息支出 | | | | |31 |
|---|----------------|------|------|------|--------|---|
|32 |(6)利差补贴支出 | | | | |32 |
|---|----------------|------|------|------|--------|---|

|33 |(7)其他利息支出 | | | | |33 |
|---|----------------|------|------|------|--------|---|
|34 | | | | | |34 |
|---|----------------|------|------|------|--------|---|
|35 |(二)0522业务支出 | | | | |35 |
|---|----------------|------|------|------|--------|---|
|36 |(1)钞币印制费 | | | | |36 |
|---|----------------|------|------|------|--------|---|
|37 |(2)金银业务支出 | | | | |37 |
|---|----------------|------|------|------|--------|---|
|38 |(3)证券买卖损失 | | | | |38 |
|---|----------------|------|------|------|--------|---|
|39 |(4)预算外专项支出 | | | | |39 |
|---|----------------|------|------|------|--------|---|
|40 | | | | | |40 |
|---|----------------|------|------|------|--------|---|
|41 |(三)0523管理费支出 | | | | |41 |
|---|----------------|------|------|------|--------|---|
|42 |(1)职工工资 | | | | |42 |
|---|----------------|------|------|------|--------|---|

|43 |(2)职工福利费 | | | | |43 |
|---|----------------|------|------|------|--------|---|
|44 |(3)工会经费 | | | | |44 |
|---|----------------|------|------|------|--------|---|
|45 |(4)职工教育费 | | | | |45 |
|---|----------------|------|------|------|--------|---|
|46 |(5)住房公积金 | | | | |46 |
|---|----------------|------|------|------|--------|---|
|47 |(6)货币发行费 | | | | |47 |
|---|----------------|------|------|------|--------|---|
|48 |(7)电子设备运转费 | | | | |48 |
|---|----------------|------|------|------|--------|---|
|49 |(8)安全防卫费 | | | | |49 |
|---|----------------|------|------|------|--------|---|
|50 |(9)人民币反假支出 | | | | |50 |
|---|----------------|------|------|------|--------|---|
|51 |(10)手续费支出 | | | | |51 |
|---|----------------|------|------|------|--------|---|
|52 |(11)租赁费 | | | | |52 |
|---|----------------|------|------|------|--------|---|

|53 |(12)修理费 | | | | |53 |
|---|----------------|------|------|------|--------|---|
|54 |(13)会议费 | | | | |54 |
|---|----------------|------|------|------|--------|---|
|55 |(14)差旅费 | | | | |55 |
|---|----------------|------|------|------|--------|---|
|56 |(15)邮电费 | | | | |56 |
|---|----------------|------|------|------|--------|---|
|57 |(16)劳动保护费 | | | | |57 |
|---|----------------|------|------|------|--------|---|
|58 |(17)水电取暖费 | | | | |58 |
|---|----------------|------|------|------|--------|---|
|59 |(18)保险费 | | | | |59 |
|---|----------------|------|------|------|--------|---|
|60 |(19)低值易耗品购置费 | | | | |60 |
|---|----------------|------|------|------|--------|---|
|61 |(20)印刷费 | | | | |61 |
--------------------------------------------------------

中国人民银行 损益表 (年终决算)
自2×××年 1 月 1 日起至2×××年 12 月 31 日止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共3页 第3页
--------------------------------------------------------
|序 号| 科目及账户名称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 | 增减金额 |增减百分比(%)|序 号|
|---|----------------|------|------|------|--------|---|
|62 |(21)外事费 | | | | |62 |
|---|----------------|------|------|------|--------|---|
|63 |(22)驻外机构经费 | | | | |63 |

|---|----------------|------|------|------|--------|---|
|64 |(23)公杂费 | | | | |64 |
|---|----------------|------|------|------|--------|---|
|65 |(24)业务招待费 | | | | |65 |
|---|----------------|------|------|------|--------|---|
|66 |(25)其他经费 | | | | |66 |
|---|----------------|------|------|------|--------|---|
|67 | | | | | |67 |
|---|----------------|------|------|------|--------|---|
|68 |(四)0524事业费支出 | | | | |68 |
|---|----------------|------|------|------|--------|---|
|69 |(1)院校经费 | | | | |69 |
|---|----------------|------|------|------|--------|---|
|70 |(2)院校补助经费 | | | | |70 |
|---|----------------|------|------|------|--------|---|
|71 |(3)直属事业单位经费 | | | | |71 |
|---|----------------|------|------|------|--------|---|
|72 | | | | | |72 |
|---|----------------|------|------|------|--------|---|
|73 |(五)0525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 | | | |73 |

|---|----------------|------|------|------|--------|---|
|74 |(1)电子设备购置费 | | | | |74 |
|---|----------------|------|------|------|--------|---|
|75 |(2)发行机具购置费 | | | | |75 |
|---|----------------|------|------|------|--------|---|
|76 |(3)车辆购置费 | | | | |76 |
|---|----------------|------|------|------|--------|---|
|77 |(4)办公房建设费 | | | | |77 |
|---|----------------|------|------|------|--------|---|
|78 |(5)发行库建设费 | | | | |78 |
|---|----------------|------|------|------|--------|---|
|79 |(6)其他购建费 | | | | |79 |
|---|----------------|------|------|------|--------|---|
|80 | | | | | |80 |
|---|----------------|------|------|------|--------|---|
|81 |(六)0526其他支出 | | | | |81 |
|---|----------------|------|------|------|--------|---|
|82 |(1)社会保险费 | | | | |82 |
|---|----------------|------|------|------|--------|---|
|83 |(2)失业保险费 | | | | |83 |

|---|----------------|------|------|------|--------|---|
|84 |(3)养老保险统筹支出 | | | | |84 |
|---|----------------|------|------|------|--------|---|
|85 |(4)税金及附加 | | | | |85 |
|---|----------------|------|------|------|--------|---|
|86 |(5)损失款项 | | | | |86 |
|---|----------------|------|------|------|--------|---|
|87 |(6)其他支出 | | | | |87 |
|---|----------------|------|------|------|--------|---|
|88 | | | | | |88 |
|---|----------------|------|------|------|--------|---|
|89 |费用小计 | | | | |89 |
|---|----------------|------|------|------|--------|---|
|90 | | | | | |90 |
|---|----------------|------|------|------|--------|---|
|91 | 三、利润(亏损) | | | | |91 |
--------------------------------------------------------
行长: 会计主管: 复核: 制表:
附件4:
中国人民银行 财务收支报表
报表日期2×××年 月 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共3页 第1页
------------------------------------------------------------
|序 号| 项 目 | 上期末余额 |本期增减额|本期末余额|上年同期余额|同比增减%|序 号|
|---|-----------------|-------|-----|-----|------|-----|---|
| 1 | 一、各项收入 | | | | | | 1 |
|---|-----------------|-------|-----|-----|------|-----|---|

| 2 |(一)0501利息收入 | | | | | | 2 |
|---|-----------------|-------|-----|-----|------|-----|---|
| 3 |(1)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 | | | | | | 3 |
|---|-----------------|-------|-----|-----|------|-----|---|
| 4 |(2)再贴现利息收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