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4 21:03:24  浏览:813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

国家计委 财政部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
1994年6月22日,国家计委、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局(委员会)、财政厅(局),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现将修订后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标准》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一、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标准

附件一: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以及向商检机构申请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企业、个人或其代理人(以下简称申请人)。
第三条 商检机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向申请人收取检验、鉴定费。收费金额计算到元,元以下四舍五入。
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检验费,均以发票或合同所列总值为基础计费。预验出口商品以当年同类商品价值或上年同类商品价值为基础计费。
第四条 申请危险品、有毒有害商品的品质检验和重量鉴定以及装载上述商品的运载工具装运条件的鉴定加倍收费。
第五条 申请同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规格、重量、数量、安全、卫生和包装等检验、鉴定业务的,收费标准以品质、规格为一项,数量、重量为一项,安全、卫生为一项,包装为一项,分别计算,累计收费。
合同规定需加验黄曲霉毒素、农药等残留量、抗生素、放射性物质、雌雄激素、铅镉含量等特殊检验项目的出口商品的检验费,按委托检验收费标准另行收费。
第六条 进出口商品按照操作规程抽样检验代表全批商品品质的,其品质检验费按全批计费。
第七条 进出口贵稀金属,单价每公斤超过20000元的,按每公斤20000元的总值计算检验费。
第八条 商检机构应根据不同的检验方式向申请人收取检验费。属商检机构自验的,收取全额检验费;属商检机构会同有关单位共验的(包括组织检验),收取1/2的检验费;属商检机构审核换证(单)的,收取1/4的检验费。
鉴定业务中的重量鉴定业务,由商检机构鉴重的,对申请人按全额计收,监督鉴重的按全额的1/2计收,复核鉴重的按全额的1/4计收。
第九条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认可的检验机构或其他检测单位,接受商检机构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检验费由商检机构支付。商检机构按规定的费率费额向申请人收取。
第十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该进出口商品,由其他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或由其他检验机构实施部分检验项目,商检机构凭该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出证的只收签证费。
第十一条 口岸商检机构凭产地商检机构签发的出口商品检验换证凭单查验换证(单)、放行的不收检验费,按单收取签证费。
在口岸查验过程中,发现货证不符,或需并批、整理,经口岸商检机构重新抽样检验的,收取检验费。
第十二条 预验出口商品签发预验结果单并已收取检验费的,出口时不再收取检验费;凭预验结果单查验换证(单)、放行的,按单收取签证费。
第十三条 经商检机构检验不合格的出口商品,并签发检验不合格通知单的,应收取检验费。经商检机构同意,申请人对不合格的商品重新加工整理后,商检机构再检验一次的减半收费;超过一次的按全额收费。
第十四条 出口商品超过检验有效期需重新检验的,出口申请人须重新申报检验,经检验后缴纳检验费。
第十五条 进出口商品每项检验费总额超过5000元的,超过部分按80%计收检验费。
进出口商品货值不足1000元的,免收检验费,只收签证费。
第十六条 商检人员或为复验、复议等聘请的专家离开本单位所在地赴郊县或外地执行进出口商品的抽样、预验、检验、鉴定、监造、监装、考核、复验和复议等业务时,申请人应提供交通工具或缴纳交通费。
第十七条 申请人报验后要求撤销报验,尚未进行工作的,应缴纳手续费30元;对已进行工作的,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减半缴纳检验费。
应申请人的要求,需更改、补发证书的,收取签证费。
第十八条 本办法未规定收费标准的检验、鉴定业务,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参照本办法中相类似的检验、鉴定费标准,制定试行收费标准,并报国家计委、财政部备案。试行收费标准的执行期为两年,执行期终止两个月以前向国家计委、财政部重新申报。
凭申请办理的鉴定业务,委托商检机构检验的业务,各进出口商品检验公司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收费标准,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制定,报国家计委、财政部备案。
第十九条 自商检机构签发检验证单之日起20日内,申请人应缴纳全部检验费,逾期未交,自第21日起,每日加收未缴纳部分检验费5‰的滞纳金。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检验、鉴定费收入,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及时入帐,不得擅自多收或少收,也不得隐匿和截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4年8月1日起执行,过去颁布的有关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的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标准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一 |进出口商品品质检验 | | | |
1 |植物产品(H.S第二类) | | | |
|鞋、帽类(H.S第十二类) | | | |
|磨料、磨具、水泥、陶瓷类 | | | |
|(H.S第五、十三、十四类部分商品) | | | |
|羽绒制品、灯具、玩具(H.S第二十类)| | | |
|石油、煤炭类(H.S第五类) |商品总值 |2.0‰ |100 |
2 |其他商品 |商品总值 |2.5‰ |100 |
二 |鉴定 | | | |
(一)|重量鉴定 | | | |
1 |衡器鉴重 |毛重每公吨|0.30元| 50 |定量包装商品抽取一定比例
| | | | |推算全批重量的,按毛重每
| | | | |公吨0.1元计费。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 | | | |纸浆鉴重,按毛重每公吨
| | | | |1.0元计费。
2 |容器计重 | 每公吨 |0.20元| 50 |
3 |水尺计重 | 每公吨 |0.10元| 50 |
4 |流量计计(鉴)重 | 每公吨 |0.07元| 50 |
(二)|数量鉴定 | | | |
|100件以下 | 批 | 10元 | |
|101—500件 | 批 | 15元 | |
|501—1000件 | 批 | 20元 | |1000以上,每增加100件
| | | | |加收2元,不足100件的,
| | | | |按100件计。
(三)|包装鉴定 | | | |
1 |危险货物包装 | | | |
(1)|性能鉴定 | | | |
a | 钢桶(罐)、钢塑桶(罐) | | | |
| 跌落试验 | 项 |150元 | |
| 渗漏、液压、堆码 | 每项 |100元 | |
b | 塑料桶(罐) | | | |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 跌落试验 | 项 |500元 | |
| 渗漏、液压 | 每项 |100元 | |
| 堆码试验 | 项 |1500元| |
c | 木质箱、纸箱、水桶、纤维板桶 | | | |
| 跌落试验 | 项 |150元 | |
| 堆码试验 | 项 |100元 | |
d | 纸袋、塑料编织袋 | | | |
| 跌落试验 | 项 |100元 | |
e | 集装袋 | | | |
| 顶部吊拉试验 | 项 |200元 | |
| 撕裂试验 | 项 |100元 | |
| 跌落试验 | 项 |150元 | |
| 拽落试验 | 项 |100元 | |
| 正位试验 | 项 |100元 | |
| 堆码试验 | 项 |100元 | |
(2)|使用鉴定 | | | |
a | 纸箱、纸袋、麻袋、塑料编织袋 | 每件 |0.03元| 30 |
b | 其他 | 每件 |0.07元| 30 |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2 |一般商品运输包装 | | | |
(1)| 性能鉴定 | | | |
a | 开口钢桶 | | | |
| 50升以下 | 个 |0.03元| 20 |
| 50升以上(含50升) | 个 |0.05元| 20 |
b | 闭口钢桶、铝桶、镀锌桶 | | | |
| 200升以下 | 个 |0.05元| 20 |
| 200升以上(含200升) | 个 |0.10元| 20 |
c | 钢塑复合桶 | | | |
| 100升以下 | 个 |0.08元| 20 |
| 100升以上(含100升) | 个 |0.10元| 20 |
d | 集装袋 | 个 |0.20元| 20 |
e | 塑料桶(罐) | | | |
| 26升以下 | 个 |0.03元| 20 |
| 26升—50升以下 | 个 |0.07元| 20 |
| 51升—100升以下 | 个 |0.10元| 20 |
| 100升以上 | 个 |0.15元| 20 |
f | 纸箱 | | | |最大综合尺寸是指长、宽、
| | | | |高之和。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 最大综合尺寸1001毫米以下 | 个 |0.01元| 20 |
| 最大综合尺寸1001—2000毫米| 个 |0.03元| 20 |
| 最大综合尺寸2001毫米以上 | 个 |0.05元| 20 |
g | 木箱 | | | |最大综合尺寸是指长、宽、
| | | | |高之和。
| 最大综合尺寸2001毫米以下 | 个 |0.02元| 20 |
| 最大综合尺寸2001—3000毫米| 个 |0.05元| 20 |
| 最大综合尺寸3001毫米以上 | 个 |0.08元| 20 |
h | 纸塑复合袋、塑料编织袋 | 个 |0.01元| 20 |
i | 麻袋 | 个 |0.02元| 20 |
j | 圆纸桶 | | | |
| 50升以下(含50升) | 个 |0.05元| 20 |
| 50升以上 | 个 |0.10元| 20 |
(2)| 使用鉴定 |1000件| 20元| 20 |1000件以上,每100件加收
| | 以下 | | |2元,不足100件的以100件
| | | | |计。
(四)|船舱检验 | | | |按实际舱位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1 |清洁 | 每舱 | 50元 | |
2 |密固(不包括清洁) | 每舱 |100元 | |
3 |冷藏舱(包括清洁、舱温) | 每舱 |100元 | |
(五)|飞机货舱检验清洁 | 每舱 | 50元 | |
(六)|槽车清洁检验 | 每车 | 50元 | |
(七)|机械列冷藏厢验清洁、温度 | 每厢 | 50元 | |
(八)|集装箱检验 | | | |
| | | | |20英尺为标准箱,40英尺
1 |普通集装箱验清洁 |每标准箱 | 10元 | |为两个标准箱。
2 |冷藏集装箱验箱(清洁、温度) |每标准箱 | 20元 | |
3 |罐式集装箱验箱(清洁) |每标准箱 | 20元 | |
三 |安全(卫生) | | | |按实际成本核收
四 |其他 | | | |
(一)|检验机构考核认可 | | | |距离是指商检机构与检验
| | | | |机构之间的距离。
1 |申请 |每个机构 |100元 | |
2 |考核 | | | |
|200公里以内 |每个机构 |800元 | |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200公里以外 |每个机构 |1200元| |
3 |证书 | 证 | 10元 | |
(二)|出口食品厂(场)、库卫生考核注册 | |500元 | |
(三)|质量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和商检标志 | | | |产品质量认证依据《进出口
| | | | |商品检验法》第十九条规定,
| | | | |不另收交通费。
1 |申请 | |100元 | |
2 |考核 | | | |包括生产条件、实验室等的
| | | | |考核;距离是指商检机构与
| | | | |企业之间的距离。
|200公里以内 | |500元 | |
|200公里以外 | |1000元| |
3 |样品检测 | | | |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日
| | | | |常抽样检测减半计收。
4 |质量许可证 | 证 | 10元 | |新增品种时,申请考核发证
| | | | |费100元。
5 |商检标志 | | | |
| 直径10毫米 | 每个 |0.02元| |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 直径20毫米 | 每个 |0.03元| |
| 直径30毫米 | 每个 |0.05元| |
| 直径45毫米 | 每个 |0.10元| |
| 直径60毫米 | 每个 |0.20元| |
(四)|免验 | | | |免验商品出口不收检验费,
| | | | |换发证时只收证费。
1 |申请 | | 100元| |
2 |考核 | | | |包括生产条件、实验室等的
| | | | |考核;距离是指商检机构与
| | | | |生产企业之间的距离。
| 200公里以内 | | 500元| |
| 200公里以外 | |1000元| |
3 |样品检测 | | | |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
(五)|复验 | | | |
| 申请 | | 200元| |
| 检验 | | | |以初验时货物总值为基数。
| | | | |按复验的项目计费,再次
| | | | |复验,重新收费。
--------------------------------------------------------------------------------------------------------------
续表
--------------------------------------------------------------------------------------------------------------
编 号|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六)|复议 | | | |
1 |申请 | |200元 | |
2 |办案 | | | |按合理支出计收。
(七)|封识 | | | |
1 |封识劳务 |每人每日 | 30元 | |半日减半计费。
2 |封识材料 | | | |
(1)| 封条 | 每条 |0.02元| |大的加倍收费。
(2)| 钢卡 | 每个 |1.00元| |
(3)| 铅丸 | 每粒 |0.04元| |
(4)| 不干胶印纸 | 每个 |0.04元| |
(5)| 陶瓷用不干胶纸 | 每个 |0.15元| |
(八)|申请普惠制产地证考核注册 | | | |只对初次申请普惠制产地
| | | | |证的申请人进行考核注册。
1 |申请、考核 | | 500元| |
2 |注册 | | 10元| |
(九)|原产地证 | | | |
1 |一般产地证 | 证 | 50元| |
2 |普惠制产地证 | 证 | 60元| |
--------------------------------------------------------------------------------------------------------------
续表
--------------------------------------------------------------------------------------------------------------
编 号 | 名 称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最低费额| 备 注
| | | | (元)|
--------|--------------------------------------|----------|----------|--------|----------------------------
(十) |免验商品换证、查验换证单、签证 | 证(单)| 20元| |
(十一)|兽医、卫生、消毒、温度、价值、证明等 | 证 | 10元| |
(十二)|驻厂监督管理 |每人每日 | 10元| |只包括进口成套设备企业
| | | | |和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
(十三)|机械取制样 | 每吨 |0.60元| |只包括港口配套大型进口
| | | | |机械取制样设备
(十四)|陆运口岸中外交接检验 |商品总值 | 3.0‰| |指境外中外交接检验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


(2005年3月3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燃气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用户和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和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使用,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省、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市政公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燃气行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燃气管理的日常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物价、交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燃气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燃气事业的发展,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供应、规范服务、合理收费。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普及燃气使用,促进燃气科技进步,加强燃气安全使用教育,提高燃气管理水平。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燃气专业规划,经上一级建设主 管部门组织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瓶装燃气供应站点的设置应当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燃气专业规划的要求,对瓶装燃气供应站点进行城乡统一规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城市建设应当按照城市详细规划和燃气专业规划,配套建设相应的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燃气设施配套建设用地。预留的燃气设施配套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改变用途。
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按照燃气专业规划必须建设管道燃气设施的,管道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高层住宅以及在燃气专业规划范围内的新建住宅,应当配套建设管道燃气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应当符合燃气专业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同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燃气工程项目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并具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九条 燃气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按照项目管理权限报建设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政府投资的燃气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燃气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以及有关资料,应当报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
第十条 燃气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规范。燃气工程建设选用的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一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收集、整理燃气工程项目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项目档案。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三条 管道燃气经营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从事管道燃气经营的企业,必须取得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并与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建设主管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应当采取招标投标等公开、公平的方式。
管道燃气特许经营的实施方案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经上一级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 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实行特许经营的管道燃气经营项目,由建设主管部门报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二)根据招标条件,对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和方案预审,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三)组织评审委员会依法进行评审,并经过质询和公开答辩,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四)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二十天;
(五)公示期满,对中标结果没有异议的,由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授予机关与中标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第十五条 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许经营内容、区域、范围及有效期限;
(二)产品和服务标准;
(三)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标准以及调整程序;
(四)设施的权属与处置权限;
(五)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
(六)安全管理;
(七)履约担保;
(八)特许经营权的终止和变更;
(九)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十)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申请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
(二)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
(三)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四)有相应的设备;
(五)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服务、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燃气专业规划投资、建设燃气设施;
(二)在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范围内经营;
(三)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安全生产;
(四)履行特许经营协议,为社会提供足量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五)加强对燃气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确保设施、设备完好,保证用于计量收费的仪器仪表经法定检定合格并处于有效期内;
(六)接受主管部门对经营成本、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七)按照规定的时间将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以及相关的年度报告、董事会决议等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八)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八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设区的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并实施临时接管: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从事瓶装燃气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向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申请,由其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核发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
(一)有稳定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贮存、充装、供应设施,并取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气瓶充装许可证;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管理、技术人员;
(四)有固定的、符合消防等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五)有相应的抢险抢修人员和设备;
(六)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符合瓶装燃气供应站点规划,具备前款第(三)、(四)、(五)、(六)项条件,并向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申请,由其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核发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设立燃气汽车加气站,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储存、充装设备。
第二十条 未取得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瓶装燃气的经营活动。
禁止向无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供应用于销售的燃气。
第二十一条 瓶装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用非法制造、报废、改装的气瓶和超期限未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充装燃气;
(二)不得用贮罐、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燃气或者用气瓶相互倒灌燃气;
(三)存放气瓶的场所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建筑的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和有关规定;
(四)充装燃气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
(五)先抽出残液后再充装燃气;
(六)按照国家规定对燃气设施定期进行检测、检修、更新,保障设施安全运行;
(七)对充装后的燃气气瓶进行角阀塑封,并标明充装单位和投诉电话;
(八)公示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
(九)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二条 瓶装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配备或者委托符合安全运输要求的车辆运输装有燃气的气瓶,不得将装有燃气的气瓶交由厢体封闭的车辆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运输。
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向居民用户送气需要使用电瓶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其装载的装有燃气的气瓶数量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
第二十三条 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从事安全管理、作业和抢险抢修的人员,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第二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遵守相关服务标准和规范,公布并履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水平。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用户安全用气规则,通过向用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等方式,对用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宣传教育,并安排专职人员解答用户咨询。
第二十五条 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确保燃气热值、组份、压力等安全、技术、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燃气质量检测制度,保证燃气质量符合标准,接受用户监督。燃气经营企业与用户之间对燃气质量有特别约定的,燃气质量应当符合约定的内容,发生争议时,依照约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保障燃气正常供应,不得擅自停止供气、更换气种或者迁移燃气供应站点;确需停止供气、更换气种或者迁移燃气供应站点的,应当报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并对用户的燃气供应事宜作出妥善安排。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因燃气工程施工、设施检修等情况,确需降压或者暂停供气的,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予以公告,但对工业用户应当提前三日告知;因不可抗力或者燃气设施抢修等紧急情况,确需降压或者停气的,应当及时告知燃气用户,同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恢复供气必须事先通知燃气用户,但不得在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之间向居民用户恢复供气。
第二十七条 燃气价格及服务收费依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调整燃气价格及服务收费标准的,应当依法进行听证。
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向燃气经营企业查询,对不符合收费和服务标准的,可以向物价、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有关组织投诉。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省物价、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燃气服务费,燃气用户有权拒付。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八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对申请使用管道燃气并符合使用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与之签订供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居民用户申请使用家用燃气锅炉的,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其安全使用条件等进行检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安装使用。
第二十九条 管道燃气用户改变燃气用途或者安装、改装、拆除固定的燃气设施的,应当向管道燃气经营企业提出申请,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答复。
第三十条 非居民用户应当落实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维护人员应当接受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燃气安全知识。
第三十一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规定安全使用燃气;
(二)管道燃气用户应当使用与当地燃气相适配的燃气器具,不得安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三)不得盗用或者转供燃气、损坏燃气设施;
(四)不得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五)不得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或者进行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等活动;
(六)不得违反安全规范的要求拆卸、安装、改装燃气器具;
(七)不得加热、摔砸、倒卧、曝晒燃气气瓶或者改换气瓶检验标志、漆色;
(八)不得倾倒燃气残液或者用气瓶相互倒灌;
(九)发现燃气泄漏等情况及时向燃气经营企业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十)配合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抄表等业务活动。
第三十二条 非居民用户和燃气计量表设置在住宅内的居民用户,其燃气计量表和表前燃气设施由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维护、更新;燃气计量表后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由用户负责维护、更新。
燃气计量表设置在居民住宅公共部位的,燃气管道进户墙外侧的燃气设施由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维护、更新;燃气管道进户墙内侧的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由用户负责维护、更新。
第三十三条 燃气用户应当按时缴纳燃气费。管道燃气的用气量,应当以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燃气计量表的记录为准。

第五章 燃气器具管理

第三十四条 推广使用安全节能型燃气器具。不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燃气热水器不得销售。
第三十五条 燃气器具必须经具备法定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抽样检测,检测机构应当将抽样检测结果报送省建设主管部门,由其定期向社会公布。
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燃气经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推销指定的燃气器具。
第三十六条 燃气器具销售企业应当在销售地设立或者委托设立维修站点,向用户提供维修服务。
第三十七条 从事需要敷设管道的家用燃气锅炉等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八条 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安装、维修燃气器具,安装、维修材料和配件符合国家标准;
(二)不得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表和表前燃气设施;
(三)燃气器具安装后,向用户提供安装检验合格证书;
(四)设定不低于一年的安装保修期。

第六章 设施安全管理

第三十九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燃气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对燃气设施进行定期巡查、检修和更新,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定期对燃气用户的燃气计量表、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燃气器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用户违反安全用气规定的,应当予以劝阻、制止。燃气经营企业工作人员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有效证件。
燃气经营企业对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用户自建的管道燃气设施应当进行检查,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可供气。
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建立燃气安全管理制度,设置报修电话。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对其供应的气瓶进行定期检验。
第四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在燃气管道及重要燃气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覆盖、移动、涂改和擅自拆除安全警示标志。
第四十一条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公安消防等部门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划定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设置标志牌标明保护范围。
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者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
(三)开挖沟渠、挖坑取土;
(四)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动用明火作业;
(六)从事爆破作业;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确需实施前款第(一)、(三)、(四)、(五)项所列行为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做好防范措施,并告知燃气经营企业。
第四十二条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向燃气经营企业或者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燃气经营企业或者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在接到查询后三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第四十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施工单位应当协助燃气经营企业进行抢修;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赔偿。
第四十四条 因工程施工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报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并会同燃气经营企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的费用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五条 建设主管部门、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燃气安全预警联动机制。
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省重大燃气事故应急预案,设区的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工作。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根据本地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四十六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成立事故抢险抢修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车辆、通讯设备等。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设置抢险抢修电话,向社会公布,并设专岗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
第四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向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或者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机构报告。
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或者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
第四十八条 燃气事故发生后,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抢修,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在处理情况紧急的燃气事故时,对影响抢险抢修的其他设施,燃气经营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发生伤亡事故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建设主管部门、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加强对燃气的工程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查处。
有关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整改,立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五十条 建设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法对燃气经营企业进行燃气安全监督检查时,对于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应当暂时封存,并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五十一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专家对管道燃气经营企业的特许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建设主管部门在评估中发现管道燃气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履行特许经营义务,不符合特许经营条件,或者有不合理收费等问题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
第五十二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燃气安全、燃气质量、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的举报和投诉,并自收到举报或者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处理。
第五十三条 建设主管部门、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对燃气的工程建设、经营、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活动进行审查、评估、检验、验收,不得收取费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未按照国家规定报经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的,由发展改革部门或者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燃气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未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特许经营权擅自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擅自从事瓶装燃气经营活动的,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向无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供应用于销售的燃气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四)、(五)、(七)项规定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二)、(三)、(六)项规定的,或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将装有燃气的气瓶交由厢体封闭的车辆运输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在一年中有三次以上违反燃气管理规定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的,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停止供气、更换气种或者迁移瓶装燃气供应站点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四)、(五)、(六)、(七)、(八)项规定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居民用户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非居民用户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造成燃气经营企业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安装维修燃气器具、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表和表前燃气设施或者设定的安装保修期低于一年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存放易燃易爆或者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未经批准建造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进行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由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施工单位未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 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违反燃气价格和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或者在供气合同中约定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内容的,由物价、工商等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六条 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是指供给生产、生活使用的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二)燃气设施,是指专用于燃气生产、贮存、输配、销售燃气的各种设施及附属设备,包括气源厂、门站、气化站(含瓶组站)、混气站、储配站、调压站、计量站、供应站、加气站、各种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总称。
(三)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四)燃气器具,是指使用燃气的灶具、热水器、沸水器、取暖器、空调器和出口水压低于0.1Mpa(表压)的家用燃气锅炉等器具。
(五)燃气经营企业,是指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和瓶装燃气经营企业。
(六)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是指为用户供气的瓶组气化站、瓶装供应站(瓶装燃气换气点)、燃气汽车加气站等。
第六十八条 沼气、秸杆气的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工矿企业、事业单位为生产、生活配套自建的燃气设施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新型燃料用作民用气源的,参照本条例进行管理。
第六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1997年4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江苏省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关于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


关于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和城乡间往来日益频繁,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制建设
  加强以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为主线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
  一是督促各级政府理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深入农村基层,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建成村、乡(镇)、县(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网络。
  二是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建设。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相关法规与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道路运输和水上运输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同时督促指导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地方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建设。
  二、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深入开展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现状,摸清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对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搭乘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出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前农村道路、水路及客运车辆、渡口渡船的现状,分析农村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和交通运输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是根据农村交通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农村交通运输事故原因和趋势的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农村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和渡船渡运发展,妥善解决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
  三、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不健全,道路通行条件较差,车船技术状况差,渡船渡口安全设施缺乏,驾驶人员和渡口渡工等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低,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多,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
  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将“安保工程”逐步向农村县、乡公路推进,分阶段重点改造急弯、陡坡、临崖及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增加让行、减速标志标线以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车车辆夜间通行的禁行标志等。继续大力开展危桥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已排查危桥的实施改造;对还没有列入改造计划的,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渡口渡船的升级改造,提高农村渡运安全条件。制订渡口改造和渡船更新计划,积极筹措资金,改造渡运码头,更新老旧渡船,提高渡口、渡船等设施的安全水平。将渡口改造纳入建设计划,改善渡口设施,使渡口与公路技术状况相适应。研究采取中央补助、地方政府配套、经营者自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渡船更新步伐。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水情特点,抓紧研制、优选和推荐一批安全性能高、经济实用的船型,指导渡船改造。加大对义渡、半义渡的资金投入,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撤渡建桥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
  三是进一步强化驾驶员和渡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抓好驾驶员、渡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坚持驾驶员、渡工持证上岗制度。
  四是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和渡运的发展。农村道路客运、渡运具有公益性属性,鼓励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因地制宜研究制订相关扶持政策,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倾斜,鼓励更多有规模、信誉好、安全水平高的运输企业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保障渡船维修费用和渡工生活补助,从根本上夯实农村客运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调整农村客运管理模式,根据农村客流特点,以片区或者线路经营权为标的,通过服务质量招标确定经营主体。按照以路况定车型的原则,对县到乡、乡到村农村道路客运采用不同的车型。允许经营者根据农村客流变化情况,调整或增加班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规定落实承运人责任险等各种保险,提高农村客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
  一是加大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农村危桥、隧道、渡船渡口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跟踪安全隐患治理落实情况,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二是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建设。严把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准入关口,加强对企业安全评估,强化交通运输工具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验,继续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严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严格渡口审批和渡船安全检查,重点查禁无证船舶、农用船、渔船等非渡船的非法载客行为,严禁超载和冒险航行,确保渡运秩序良好。
  三是建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对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责任,落实从事农村客运等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意识
  一是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深入农村客运站点、渡口、码头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交通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特别是广泛宣传车辆、船舶超载造成的危害。
  二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结合典型案例,组织制作贴近农民生活的交通运输安全警示片、警示挂图,并广泛播放、张贴。
  三是开展群众自我防护和救助宣传活动,宣传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水上遇险自救知识,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